1950年,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,多年后,在毛主席的万般劝说下,刘思齐终于选择再婚。
其实,在认识毛岸英之前,刘思齐就已经是毛主席的干女儿了。
刘思齐歪着小脑袋思考了一下,非常认真地和他说:“好吧。”这个说湖南话的男人就是毛主席,从这之后,刘思齐就成为毛主席的干女儿。
没过多久,刘思齐被分配到平山县,和毛岸英一块参加土改。在工作的过程中,两人发展出感情。毛主席对刘思齐的家世非常了解,很快就点头同意了,不过,毛主席并不赞同他们立刻结婚,在他看来,刘思齐年纪轻轻,应该将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面。
可是,两人才新婚一年,毛岸英就主动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。
时间紧迫,毛岸英开门见山和胡光说:“我国决定出兵朝鲜。我有紧急任务,马上就走......不要因为我走了而影响大家。”
毛岸英从机器厂骑车又赶到北京医院,一路上,毛岸英都在思考:和结婚刚满一年的妻子告别,告别的话应该怎么讲述,才能显得委婉一些,毛岸英担心妻子会承受不住。
刘思齐满脸苍白地躺在病榻上,心里有些不是滋味,沉默许久,她无可奈何地说:“你又要出差了!”毛岸英将妻子的手紧紧地握住,只说这次出门的时间可能会久一些。
刘思齐强忍着难受,点点头。
刘思齐点点头,表示自己知道。
毛岸英担心妻子会深入了解,连忙将话头转开,“我随便说说而已,考考你的时事政治常识......”
晚上十一点,张文秋正在睡觉,忽然,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,打开门后竟然是她的女婿毛岸英。
张文秋招呼着毛岸英坐下,毛岸英喘了一口气,和岳母报备,他要离开一段时间,事情保密,他不能多讲,而且时间也不确定,他就要走了,只是,临走之前他对弟弟毛岸青有些不放心,爸爸的工作忙,无暇分身照顾岸青,所以,毛岸英特意拜托岳母,希望她能看在他这个女婿的份上,帮忙照顾岸青。
岸英看到岳母这么慷慨地允诺,立刻起身朝着她行军礼:“有妈妈这句话,我就安心报国走天涯了!”
临走之前,毛岸英听到了座钟的声音,想起了一件事,他的那块手表有些不顶用了,能不能先借一借岳母的手表,等他回国再还给她。张文秋深情地说,这块表就送给她吧,丈母娘疼女婿,疼还疼不过来,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。
毛岸英离开后,张文秋没有再睡着,一大清早,她依稀听到了飞机掠过的声音,她知道,这是她的女婿远行了。
信写得很长,一个是谈论岸青的问题,让刘思齐他们好好照顾他;第二是嘱咐她要好好学习......
之后的日子里,毛岸青由张文秋照顾,张文秋经常让家中的保姆把毛岸青的脏衣服和破衣服拿到家里洗补,几乎每个星期帮他收拾一次房间。正如当初答应毛岸英的话,毛岸青一直都是张文秋照顾的。
邵华更是经常询问姐姐刘思齐,大哥有没有来信,他怎么这么忙。
刘思齐笑着解释,岸英忙起来说不准就把大家都忘了。
终于,刘思齐再也憋不住了,她跑去找毛主席询问。毛主席:“他已经不在了,牺牲了......”
虽然刘思齐早有预感,但是,消息真正被证实的那一刻,刘思齐只觉得大脑一阵空白,一直到身边有人提醒毛主席的手已经凉了,让她克制一点,她才反应过来伸出手拉了拉毛主席的手,真像是冰一样凉。
毛岸英牺牲的消息被毛主席证实后,刘思齐仍旧不愿意相信,总觉得丈夫还会回来。
为了换一换环境,学习一些新技术,组织上批准刘思齐前往苏联留学。毛主席对她的这一决定非常的赞同。
毛岸英牺牲后,刘思齐一连几年的时间都绝口不提再婚的事情,毛主席感到特别的不安,曾经多次劝说刘思齐找一个男朋友,重新组建家庭。然而,刘思齐每次都插科打诨过去。
1959年,刘思齐来到朝鲜。岸英已经牺牲8年多了,她早就想去他的墓地看一看了,当她将这一想法告诉父亲毛主席后,毛主席非常赞成,他也想岸英,但是不能去看他,只有刘思齐去,刘思齐是岸英最亲爱的人,还是烈士亲属,应该去看一看的。只是,此次出行,刘思齐得用烈属的身份扫墓,不能大张旗鼓。至于来回的路费和一切花销,全部由毛主席的稿费报销。
毛主席对刘思齐建立新家庭的事情非常上心,经常对一些老朋友提这件事,希望大家能够帮忙张罗一下,最后,有人和毛主席推荐了杨茂之。
杨茂之是空军某部强击机教研室的一位年轻教员,个子高,留过学,在莫斯科和刘思齐打过照面。
经过和杨茂之相识、相知到相爱,终于,两人在1962年2月结婚。婚后,刘思齐生活幸福,毛主席也了却了一桩沉重的心事。婚后,刘思齐生下4个孩子。
这张照片是2015年,刘思齐和女儿杨东梅的合影,从杨东梅身上,依稀能看到刘思齐当年的模样,看过刘思齐照片的人,都知道她有多漂亮,刘思齐在岁月的沉淀中,变得更加的优雅。
金御优配-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-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-全国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